“双城经济圈”定调成渝一体化 中间地带瓶颈待突破

时间:2020-01-08 11:08:4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1月6日,四川省委和重庆市委分别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方式进行研究和工作部署。

其背景是1月3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并切实解决在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成都、重庆两座西部地区经济核心城市之间存在的一体化发展瓶颈,有望在西部大开发第三个“10年”的期间,使得成渝城市群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后,中国第四个“国家级”的城市群。

高质量发展的西部增长极

记者注意到,在中央作出上述部署后,四川、重庆两地的多个政府部门均作出了积极回应。

四川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主动加强与重庆对接,按照“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推进若干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见效。

重庆方面则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充分体现了对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大力支持。

此外,包括四川内江、广安、泸州,重庆荣昌、潼南等地区,均对“成渝双城经济圈”进行了专题研讨,议题大致相同,都是探讨如何抓住机会,为城市发展争取到更大的机遇。

“成渝城市群进入以双城经济圈构建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即依托中心城区建都市圈,以都市圈带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盛毅对记者表示。

重庆理工大学教授、MBA教育中心主任邱冬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尚属首次,这是从经济层面阐述了成渝城市群在未来的建设方向,即成都经济圈和重庆经济圈将共同支撑城市群的发展。

而对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要求,邱冬阳认为这是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三个“十年”后,对成渝城市群的新定位,即通过建设成为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推动成渝城市群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西部极点。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骆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提出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概念,与经济区和城市群相比,更强调围绕一个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的发展格局。同时,经济圈在发展中强调的是圈层结构,其核心城市不断影响和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从产业分工合作的角度说,更加强调的是圈层内部的有机协作。

记者注意到,近两次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其议题都与城市发展有关。2019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会议提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而此次会议则对成渝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骆玲认为,这表明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关注,建议下一步四川和重庆两地政府应该切实加强沟通联系,并参考长三角、珠三角,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作出规划。

仍需解决中部塌陷问题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提出之前,近10年来中央围绕成渝地区的发展曾出台过两份重要的文件,即2011年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2016年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还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评价,过去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并不多,两座城市的竞争大于合作。

“过去成都和重庆争夺的关键,是谁是主角、谁是配角的问题。”一位专家表示,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提出,再无主次之分,两座城市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成都经济圈和重庆经济圈究竟包含哪些城市在这个“圈”里面?

骆玲表示,成都经济圈首先应该是“1+3”的结构,即“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即与成都北、东、南的主要城市形成紧密的联系。从现在的综合交通的格局来说,成都也在建设1小时通勤圈,因此成都经济圈范围可以更大,应该包含绵阳、乐山、雅安等地。

重庆经济圈以其主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渝西城市,如永川、潼南等,依靠成都经济圈影响力的向东延展,重庆经济圈的向西延展,推动中间地带的城市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发展的最大短板,是“中部塌陷”问题,即成渝的中间地带城市GDP总量低,竞争力较弱。对此,骆玲认为,成都经济圈和重庆经济圈的中间地带,还应该有一个次级的经济圈。

骆玲表示,解决“中部塌陷”问题,主要看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成都经济圈、重庆经济圈能否打造成功,并“相向”发挥区域均衡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是建议在川渝边界区域,设立一个跨行政区的经济合作区,即“川南渝西经济圈”,赋予如四川天府新区或重庆两江新区这样的国家级新区功能与权限,作为成渝城市群的第三个经济圈。

“最终在成渝城市群内部形成两个大经济圈和一个中等经济圈相互影响的格局,推动城市群的发展。”骆玲解释,在这方面国内有成功经验,即南京都市圈,属于跨省(苏皖)都市圈,由“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三个梯次构成,总面积6.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98.4万人,2018年GDP达到34253.45亿元。

“因此我建议,未来四川和重庆两地应加强对南京都市圈的研究,以解决本地区‘中部塌陷’问题。”骆玲说。

记者了解到,在成渝城市群内,早前亦有相关的设想。位于该城市群中间地带的四川省内江市和自贡市,在2018年签署了《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后,提出共同成立“自贡内江新区”,其核心区域内的产业布局由两市共管,其余区域则作为协管区,但目前仍待四川省的批复。


责任编辑:王志
上一篇:13张图,读懂融创重庆的2019
下一篇:广州出台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 购房者可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