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视点| 成都楼市调控再出击:四维联动稳定预期,引导楼市良性投资

时间:2021-03-23 10:39:27 中宏网房产

中宏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 王新程)3月22日,成都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对成都楼市维稳和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进一步维护再次出击!

具体来看,《通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强化精准施策、系统治理,从强化住宅用地供应管理、深化房价地价联动机制、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强住房交易管理、严格金融审慎监管、加强市场秩序监管、落实调控主体责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措施。尤其是强化住宅用地供应管理和住房交易等方面:

一是增加住宅用地供应,2021年度全市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增长20%以上,占经营性用地比例不低于65%,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

二是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用地严格实行集中公告、集中出让,合理制定土地出让方案,坚决遏制非理性拿地,切实稳定地价和市场预期。

三是加强土地竞买主体资格审查,超出房地产开发企业“三道红线”、存在重大失信行为的竞买人,不得参与我市土地竞拍。

四是依据合同约定方式取得本市住房的主体,以及通过司法拍卖、变卖等取得本市住房的主体,均应当符合本市住房限购、限售政策的规定。

五是加强对二手住房挂牌价格的管控,要求经纪机构不得受理及对外发布明显高于所在楼盘合理成交价格的挂牌价格,社会化网络信息平台要配合做好技术管控;二是先期重点对热点片区、热点楼盘的二手住房实际成交价格进行梳理,逐步形成区域网格化的二手住房参考价格,定期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发布,用于指导二手房市场买卖、加强二手房交易管理。

总体来看,此次成都调控新政的主基调还是起到稳地价、稳预期、稳房价的作用。

土地市场价格会起到一定稳定作用。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增长20%以上,意味着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量,进而平抑住宅用地、住宅的供求关系,有利于稳定地价、房价;核心区土地集中供应,目的在于减少开发商拿地的盲目性,稳定预期,进而稳定地价;住房保障和住房管理方面的政策,宽严相济,针对不同收入群体制定了一系列住房供应计划,有利于满足各个不同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维护住房市场的稳定;公租房针对户籍人口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应保尽保,体现了政府的担当与责任,使双困家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台该政策前夕,根据住建部网站3月19日信息,“两会”刚刚结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带队赴四川省成都市和陕西省西安市调研督导房地产工作。倪虹指出,要根据人口流入情况,切实增加住宅用地供应,管控资金风险,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机制,从源头上稳定预期。

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精准、精细调控,严肃查处房地产中介、助贷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并且在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全面实行“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的出让方式,让开发商知难而退或知难而上。双重倒逼的结果将会使目前众多处于“红线”的房企失去市场,房地产市场的玩家将会更加集中。

本次调控升级,一方面土地供应进一步限制,采用核心区域集中供应方式,虽然目前并未出台供应细则,但可以预见将会对中小房企尤其是具有投机性房企形成压制。加码房企资金管控,联动竞买主体资格审查,超出房地产开发企业“三道红线”、存在重大失信行为的房企将失去资格。

分析人士表示,此前住建部门再成都、西安等地进行督导,其实也在预期之中,我们细看本次政策,土地层面,集中供应土地其实还是维护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控制好地价才能有限的稳定房价,这也是后续全国的热点城市需要去做的;加大住房保障对于人才的吸引显然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网红项目交易和管理,实际上也是对此前政策的一个补丁,更好的实现行业的健康性。

对于开发商来说,需要关注后续市场降温风险,以及集中供地带来的机会和挑战,真正做好对成都市场的良性投资。

责任编辑:李倩
审核:吴娜
上一篇:宏视点|撤回A股申请,转型轻资产战略 万达商业“新故...
下一篇:宏视点| 上海教改新政出炉,剑指“炒作学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