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轻资产赛道,来了熟悉的陌生人

时间:2022-04-15 15:48:56 来源:中宏网房产

3月年报季,龙湖集团(以下简称“龙湖”)的商业赛道祭出了“大杀器”:

13城61座商场,一年收租81.5亿元。已经启动的轻资产板块也官宣:2022年即将开业运营轻资产项目不少于5座。

龙湖,是真“可怕”。

1650012549127041.jpg龙湖重庆源著天街

从业主的角度来看,29年时间打造出了这么一家稳健、高度自律、多业态发展的企业,无疑是穿越周期的典范。

站在从业者的角度,一家相对能够最大限度体现自身价值的航母级企业,不仅能带来快速有效的知识经验积累,也能换取更畅通的职场进阶通路,自然相当诱人。

而若是第三方视角,质效并存、各项数据表现优异、企业前瞻性眼光及投入远高于同行的龙湖,一定是记录者们最密切“观察”的对象。

不过,继年初龙湖智创生活分拆上市大事件之后,在3月底的龙湖集团业绩发布会上,龙湖管理层给予了商业轻资产模式更多着墨:龙湖商业未来将以“轻重并举”的发展模式,与更广大合作伙伴共享资产管理价值。这意味着龙湖商业在轻资产赛道上将全面提速。

这一着棋,似乎并不算新鲜,甚至有人觉得龙湖在轻资产赛道上有点“慢半拍”。虽然近几年的布局速度与规模都有所提升,但龙湖从来不是一个一心求快的企业。此前,众多高阶对手早已深入轻资产赛道;而龙湖在2021年才低调宣布进军轻资产;这更像是做好万全准备之后的水到渠成。

龙湖年度业绩会上

释放了哪些重要信息?

3月25日,龙湖召开了年度业绩会。尽管疫情防控阶段的不稳定性给市场大环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但2021年,龙湖在行业数据和公司业绩上都再创新高,集团的各航道业务继续稳健前行。

地产开发实现合约销售2901亿元,同比增长7.2%;租赁住房整个航道迎来盈利元年;由商业运营、租赁住房及物业管理等组成的经营性收入实现188亿元,同比增长39%。

聚焦到商业运营航道上,龙湖商业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2021年,龙湖共计在全国多座城市保质保量地开出了12座商场,并凭借上半年先后入市的龙湖长沙洋湖天街和武汉江宸天街,首次在华中地区开业运营。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龙湖已开业商场建筑面积为594万平方米(不含车位面积),整体出租率为97.2%;开业商场的同店销售额和日均客流同比均实现超20%的增幅;商业租金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40%。

1650012632538034.jpg武汉首座天街购物中心——武汉江宸天街

不可否认,商业项目的综合运营能力,通常直观体现在销售额、客流、出租率及租金收益等多个维度。其中,“收租能力”又被视为评判企业轻资产运营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就这个维度而言,一年收租约82亿元的龙湖商业显然已经达标;即便是与早就进入这一赛道的诸多高能效同行相比,龙湖的表现也堪称优秀。例如,大悦城控股2021年购物中心租金收入约28亿元;拥有多个城市标杆甚至重奢项目的华润置地,2021年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39亿元。

也正因如此,龙湖认为,大举入局轻资产赛道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无论是集团年报还是公开报道,“轻资产运营”都被放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从筹开项目的布局来看,轻资产项目的占比也十分明显。

2022年,龙湖将有13个重资产商场将在上海、北京、成都、重庆等城市亮相,同时还有不少于5个轻资产项目落地。

“二十年的经验积累与团队历练,龙湖商业运营开启轻重并举模式,在一二线城市网格化布局提速。”这是龙湖2021年报中“主席报告”的原话,也足以说明,龙湖商业的的确确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在最恰当的时间做了他们认为最正确的事情。

轻资产早已不新鲜

但龙湖商业入局“正当时”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龙湖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无论是早期住宅地产的稳步开发,还是后来商业地产的异军突起,乃至物业管理与长租公寓业务的开拓,龙湖都无一不是筹划周详、有备而来。

在轻资产赛道上的决策与布局,亦不例外。龙湖商业2000年起步于大本营重庆,2003年第一家购物中心重庆龙湖北城天街开业,2013年开始“持商业”成为龙湖的核心战略之一。

同年,龙湖商业开始走出重庆地区,陆续进入到成都、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开启全国化布局。随后在2015年左右,每年的新开项目保持在3-5个,而近两年,这个数据更是达到了10座以上。

近20年的运营成果,佐证了“持商业”战略行之有效。当布局的速度与规模都上来之后,龙湖商业在2021年3月,以一张“知轻重、有所为”的海报,宣布全面启动轻资产模式。

1650012720967345.jpg

很快,三个轻资产商业项目在重庆、杭州两地签约落实;2022年初,又相继在成都正式签约了两个轻资产项目;随后,杭州第二座轻资产项目与上海首个轻资产项目都接踵确认。如此的效率与节奏,龙湖商业显然早有准备。

正是因为“早有准备”,所以从龙湖商业的主观立场出发,选择入局轻资产的时机,一定是其认为最合适的。其判断依据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

①国家战略:

土地交易产生的GDP增量转向土地持有运营的GDP增量发力,这对于一向重视长期运营的商业地产行业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好。这其中,城市更新与轻资产更将成为未来持有运营的两大重点领域。

②时代背景:

恰逢内地高线城市(商业相对发达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进入存量盘活和城市更新的时代背景。对于拥有成熟运营经验和专业商管能力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时代所造就的巨大机遇(通过轻资产战略,可以用存量改造的模式进入更多城市优质商圈地段)。

1650012749324476.jpg武汉江宸天街

③外部条件:

龙湖商业品牌特征已经形成,且具有极强的市场认知度。TO G与TO B端对于龙湖天街品牌都已相当熟悉,这些都将为其入局轻资产提供更稳定的资源支持与市场认可。

此外,较早进行轻资产布局的企业,如万达、华润、大悦城等,都有多个已成型的在营轻资产项目可作为参照样本。龙湖也从市场端总结了更多经验,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而做出更合适、更优化的轻资产规划路径。

④自身发展:

过往多年的“持商业”战略,让龙湖在商业运营及管理层面已经累了长期且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方面,核心产品线——天街在全国多城市都收获了有口皆碑的数据表现力(客流与业绩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凭借项目的持续稳定布局,龙湖商业既有颇具竞争力的品牌积累(5000+战略品牌合作伙伴),又有足以支撑日常消费活力的用户沉淀(基数庞大的珑珠会员)。

年报上逐年稳步攀升的收益数据,与旗下项目几乎从不延期的开业节奏,都让行业与消费者,对于龙湖入局轻资产尤其充满期待。

1650012787213995.jpg成都西宸天街

按照目前释放出来的轻资产布局策略,可以初步判定:即便不占先机,龙湖商业在这一赛道上也完全具备“后来居上”的架势与实力。

以成都市场为例,目前官宣的两大轻资产合作项目,一个在西二环,一个在南二环,都是居住氛围相当成熟的地段,都与地铁无缝接驳。可以说,这既符合了TOD网格化布局的战略方向,又快速占领了存量时代中尤其稀缺与难得的“近市区重要节点位置”。

虽然暂时看来,已确认的轻资产项目还是以盒子商业为主,但龙湖商业的轻资产策略,除了继续坚持“深度践行TOD模式”这一目标之外,似乎并未表现出对项目体量及物业模式有明显的要求及需求。

所以,亦不排除随着其轻资产模式的持续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大或更小体量,以及街区商业乃至非标类项目也会被冠以“龙湖商业”之名。龙湖商业将在轻资产赛道上大展拳脚,已经是可以预判的事实。

1650012846150118.jpg武汉范湖里商业街,新中式点心潮牌-虎头局渣打饼行首进武汉

凭借轻资产战略进行管理输出,龙湖商业既可以快速获取城市优质地段物业,入驻核心商圈位置,又能加码TOD与网格化布局,持续扩大商业品牌的影响力。

“人才蓄水池”新鲜血液不断

轻资产赛道最终还是人才竞争

不可否认,轻资产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大企业都不会贸然入局这一赛道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凭感觉或随大流开启轻资产战略,不排除有适得其反的可能性。

而这里所说的“实力”,除了前文提到的企业本身的硬实力之外(包括已有布局规模、品牌资源累积、市场口碑与认可等),还应该重点考虑到一个关键的“软实力”——“人”的核心作用。

毕竟,轻资产项目通常难以从建筑、物业、空间等硬件层面有足够大的发挥空间,那么,在招商、运营维度的挑战与难度将会大很多。所以,由“人才”构成的“运营管理团队”,其所具备的丰富经验与专业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轻资产项目的运营效果与市场竞争力。

1650012900848911.jpg龙湖重庆金沙天街

龙湖商业的“人才蓄水池”显示出以下三点特征,值得关注。

①多元化人才结构

从人才引入来看,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校招生(龙湖内部俗称仕官生、商业绽放生);二是内部跨航道流动人才(大多通过龙湖“活水”机制吸引的内部跨航道优秀人才);三是外部社会招聘人才(包括不限于商业地产领域内外优秀人才,高潜人才作为仕官生2.0重点培养)。

2021年,龙湖商业招聘了包括腾讯、阿里、华为、宝洁等不同领域在内的百余位优秀人才。跨行业视角为龙湖在多变的市场中赢得了新的思维,从而获得更多新的市场机会;开放、包容的环境,针对性的带教也让不同行业的人才快速融入,顺利发挥自己的所长。标准刻度清晰、梯度结构良好、引入渠道丰富,让龙湖商业形成了既稳定又多元的人才储备模型。

②多岗位轮动机制

凭借在商业运营航道的“规模布局”与“快速扩张”,龙湖商业在横向专业上采取多岗位轮动机制,为内部员工提供阶段性的岗位轮换和更灵活的锻炼机会;并通过中层管理者训练营、一线管理者促变会等项目,提升现岗胜任率,并实现关键岗位人才自供应。龙湖内部数据显示:100%的龙湖仕官生在基层时就有跨职能、跨项目的经历;到一线管理者岗位后,大部分的管理者均有跨职能兼岗的机会。

③科学培训与合理晋升机制

除了常见的新员工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技能培训,龙湖商业还为引入人才提供更多个性化和针对性培训。比如为中层管理者提供多视角的课程和工具、系统性的创新思维训练,以增加管理者对经济趋势的洞察,并定期组织线上专题学习分享,开阔业务视野;对于新上任的管理者,通过教练技术等,解决团队中常见的问题,帮助管理者顺利转身。

大胆任命、给予年轻人更多机会,一直是龙湖培养人才的特征。据了解,龙湖内部不乏毕业1.5年即任命项目职能负责人,也有毕业3-4年就成为区域负责人或项目总的案例。

除了科学的培训内容设置之外,合理的晋升机制,也是龙湖商业保持人才血液既新鲜又稳定的重要因素。比如,公司每年有2次固定的绩效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公司也会定期组织人才盘点活动,安排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人员承担更重要岗位。

或许正是因为从招聘端口来看,龙湖商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水准相对较高且类型多元化,并且设置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培训与晋升机制。所以我们发现,拥有龙湖商业相关工作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在全国各地的广阔市场中非常有市场竞争力。

基于轻资产赛道最终还是长期的人才竞争这一判定,再看龙湖商业在人才吸纳、人才储备及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种种举措,不难推断:在未来的轻资产赛道上,不但会有“龙湖商业”的重要席位,也会成为“龙湖人”的更大舞台。

1650012958336043.jpg龙湖北京长楹天街举办“北平制冰厂”北冰洋85周年全国首展

2022年初,龙湖全新智慧生活及空间服务品牌——龙湖智创生活正式发布。作为“一个龙湖”生态体系中生长出来的全新品牌,龙湖智创生活有机融合了龙湖原有物业管理、商业运营等核心业务。

这一举措,实际上成为龙湖未来的轻资产运作模式的最强后盾。毫无疑问,在合适的时机入局轻资产,这一战略之于龙湖商业的意义重大,不但让其能够保持在高线城市有优势,而且有助于继续深化城市网格化布局,进而扩大龙湖商业的综合品牌影响力。

后疫情时代,在房产企业暴雷、商业地产下滑的时代特情下,稳健前行的龙湖则厚积薄发,开辟出租赁住房、房屋租售、房屋装修等一系列围绕核心业务的赛道,并持续加码科技创新板块的投入,成为每年春秋招聘会上唯一一家与大厂一起抢夺IT人才的房地产企业。

用“进击的学霸”来形容龙湖这个企业毫不为过。(本文图源:龙湖集团)

责任编辑:李倩
审核:吴娜
上一篇:地产资本对家居企业正退热?
下一篇:楼市“四限”松绑加速 二季度市场有望企稳